最新 | 最热门 | 最高评价

+0  中国经济的数字逻辑

Tag: Opinions
阮一峰 发于 2021年05月19日 20:54 | 点击: 666 | 展开摘要
重庆市前市长黄奇帆退休以后,受聘担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定期给师生做讲座,介绍他对中国经济的看法。

他的12次讲座,去年汇集成书出版了,书名叫做《分析与思考: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

我最近读了以后,发现他在讲座中经常引用各种数字,而且会解释了背后的经济逻辑。怎么理解各种经济指标,怎么用它们指导经济政策,讲得深入浅出,我觉得很有价值。

下面就是我从书中摘录的一些片段,相信可以帮大家更好地看懂中国经济。

一、金融业产值

中国经济的一个严重问题是,金融企业的产值过高。金融业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7592.html

+0  一段音频

Tag: Opinions
阮一峰 发于 2019年01月31日 09:09 | 点击: 3583 | 展开摘要
去年10月,出版社打算录制《未来世界的幸存者》有声版,让我为这个节目录一段话。

我就对着手机,讲了十几分钟。然后发给出版社,我就不管了。

有声版已经在喜马拉雅 App 上架了,你在 App 搜索"未来世界的幸存者",就能找到,网页收听也可以。

我的那段话一直储存在硬盘里。现在要了结过去的一年,我想了想,决定把它放到网站上,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录音频。

Youtube:

优酷:

除了上面的 Youtube 和优酷,百度网盘也有上传。

(完)

文档信息

版权声明:自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7372.html

+0  站在未来的十字路口

Tag: Opinions
阮一峰 发于 2019年01月03日 08:46 | 点击: 1474 | 展开摘要
2018年的最后一周,《未来世界的幸存者》的台湾版上市了。

阅读这个网站的台湾朋友们,希望你们能够支持一下,感激不尽。

博客来

金石堂

诚品

三民

台湾大写出版社的郑俊平先生为这件事,付出了很多心血,多次来信跟我讨论一些编辑细节,令我感动。

下面就是台湾版的前言《站在未来的十字路口》。这是2018年我写的最长的一篇文章,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和想法,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读一下。大陆版要等到第二版时,才有机会收入这篇文章。

=======================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7267.html

+0  软件开发就像长跑,最佳状态要留给最重要的比赛

Tag: Opinions
阮一峰 发于 2018年10月31日 18:06 | 点击: 1494 | 展开摘要
1、

前两周,我看了一部日本电视剧《陆王》,非常推荐。

它讲了一个创业的故事,一家百年历史的小公司面临倒闭,企业负责人改革求存,最后终于开发出了一种新式的跑步鞋,获得了市场成功。

电视剧的制作精良,表演传神,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创业者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它都做了如实的再现:资金不足,银行拒贷,员工流失,大公司的价格战,无法获得关键原料的授权等等。从中可以感受,创业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不过,我今天想谈的不是这个,而是我意外发现,日本人居然如此喜欢长跑运动!电视剧里面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7173.html

+0  API 之下

Tag: Opinions
阮一峰 发于 2018年08月13日 07:33 | 点击: 1795 | 展开摘要
虽然标题里面有 API,但是本文谈的不是编程,而是更重要的事情。

很多公司的组织架构,都有一个中层。高层领导和基层员工之间,存在大量的中层干部。公司越大,中层干部越多。

2015年,硅谷创业家莱因哈特(Peter Reinhardt)观察到一个现象:硅谷科技公司正在变得越来越大,但是公司的中层几乎没有变大。原因就在于,大公司正在用 API 替代掉中层干部。

所谓 API,就是软件的接口。通过 API,软件接受外部指令,并且输出结果。莱因哈特发现,高层通过软件,直接给基层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7000.html

+0  关于《未来世界的幸存者》

Tag: Opinions
阮一峰 发于 2018年07月10日 08:12 | 点击: 1650 | 展开摘要
今天宣布一个消息:我的两本书----《未来世界的幸存者》和《前方的路》----正式出版了。

不过,这个事情说了好久,不能算新消息了。所以,这篇文章想谈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为什么我要写《未来世界的幸存者》,以及今后的打算。

一切要从2016年开始讲起。年初,我读了一本畅销书,叫做《人类简史》,可能很多人都看过。

这本书的观点,很让人震惊。人类在生物学上属于"智人"(有智慧的猿人),这本书宣称,智人的历史也许就要结束了。未来的人类可能跟现在的人类不是同一个品种,是一种半自然半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6944.html

+0  日本70岁退休谈起

Tag: Opinions
阮一峰 发于 2018年03月08日 08:15 | 点击: 2057 | 展开摘要
1、

2018年初,日本政府修改法律,推迟公务员的退休年龄。

现在,日本的公务员是60岁~63岁退休。新法律生效后,退休年龄立刻推迟到65岁,然后逐步推迟到70岁。

更厉害的是,日本政府同时宣布,养老金制度也要改革。现在是65岁领取养老金,将来只有到了70岁才能领。

如果我是一个刚刚毕业的日本大学生,听到这种消息,恐怕腿都要软了。日本那种毕恭毕敬、论资排辈的社会里面,上班简直像受罪一样。你必须每天小心翼翼地勤勉工作,日复一日地加班,所有前辈都下班了,你才能下班。这种生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6706.html

+0  技术教育的兴起

Tag: Opinions
阮一峰 发于 2017年11月07日 07:54 | 点击: 2197 | 展开摘要
如果你经常看这个博客,可能知道我正在写一本书《未来世界的幸存者》。

最近两年,我对未来的看法大变,感到很悲观。这本书就是我想解释给大家听,为什么未来你没有机会。

"总的来看,下一代青年不太可能像上一代有那么多机会。经济增长已经开始放缓,还将继续放缓;人口增长高峰已经过去;除了高科技,几乎所有行业都不会有以前那么高的增长率。

现在是穷人,未来极大可能还是穷人,能翻身的只能是少数,而且难度越来越大。"

这本书写了两年,包含了20多篇文章,差不多每个月写一篇。这个月终于写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6494.html

+0  换头术

Tag: Opinions
阮一峰 发于 2017年10月17日 07:56 | 点击: 1969 | 展开摘要
1、

我读过一本医学畅销书《最好的告别》,作者是美国医生葛文德。

他的一个观点,令我印象深刻。他说,医学的进步改变了人们对于死亡的看法。人们不再把死亡当作不可避免的自然结果,而是归因于某种技术失败。某个治疗步骤出错了,或者技术还不够好,所以病人死了。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死亡的原因是技术缺陷,而不是预料之中的事。死亡证明书的诊断结论,不会写死于老年,总是写着某种最终的近似原因----例如呼吸衰竭,或者心搏停止。

既然死亡是技术失败,而技术问题总可以用更好的技术解决,所以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6463.html

+0  卡辛斯基的警告

Tag: Opinions
阮一峰 发于 2017年09月12日 23:51 | 点击: 2706 | 展开摘要
1、

1978年5月25日,美国西北大学的工程教授巴克利·克利斯(Buckley Crist),收到了邮政局退回的一个包裹。

这个包裹寄往芝加哥大学,但是收件人"查无此人"。克利斯教授不记得寄过它,可是发件人却写着自己的名字。他叫来了学校的保安。保安打开了包裹,里面是一颗炸弹,立刻爆炸了。保安身受重伤。

此后的18年,这样的案件一再发生。凶手一共寄出了16枚邮件炸弹,共炸死3人,炸伤23人。袭击对象主要是大学的理工科教授,所以凶手被称为"大学炸弹客"(Unabomber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6415.html

+0  你的鞋都比你聪明

Tag: Opinions
阮一峰 发于 2017年08月22日 07:28 | 点击: 2302 | 展开摘要
1、

2017年2月,世界移动通讯大会(MWC)在巴塞罗那召开,今年的演讲嘉宾是日本首富软银集团 CEO 孙正义。

他的演讲主题是《为什么人工智能肯定会超越人类?》。他提到,人类的智能是一个正态分布,IQ 测试假设平均智能是100,标准差是15,因此95%的人的智商在正负两个标准差范围内(即70~130)。爱因斯坦的智商可以达到190,也就是六个标准差,这意味着他比99.99966%的人都要聪明。但是从整体来看,人类的智能是有限的。

人类的智能也几乎固定不变,不会随着时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6390.html

+0  穷忙的人生

Tag: Opinions
阮一峰 发于 2017年07月26日 20:29 | 点击: 2682 | 展开摘要
1、

香港曾经有一档电视真人秀,叫做《穷富翁大作战》,专门邀请富人体验穷人的生活。

有一期节目的主人公是田北辰。他的父亲田元灏是香港纺织界的头面人物,人称"一代裤王"。他本科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又去读了哈佛大学 MBA,回到香港后创办了服装品牌 G2000 和 U2,是那种很努力的"富二代"。

他崇尚自由竞争和人生奋斗,座右铭是"如果你今天对自己满意,明天就会被淘汰",一直宣扬 "如果你有斗志,弱者也可以变成强者。"

但是,参加了这次电视节目以后,他的观点发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6364.html
|<<<123>>>| 一共3页, 33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