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 最热门 | 最高评价

+0  罗杰·克劳利的作品读后感

Tag: Essays
阮一峰 发于 2019年01月17日 12:59 | 点击: 1406 | 展开摘要
最近两个月,我一直在读英国历史学家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的作品。

他一共写过四本书,都有中译本,我全读完了。如果你喜欢历史,尤其是欧洲历史,我强烈推荐这几本书。

它们都涉及一件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航海史。对于古人来说,航海是把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主要方式。13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航海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跟航海有关系。罗杰·克劳利就通过这个切入点,写了欧洲的四个重大历史主题。

《财富之城》写了威尼斯人通过与东方的贸易,如何从一个亚得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7288.html

+0  最有效的五步推销法

Tag: Essays
阮一峰 发于 2018年11月28日 08:54 | 点击: 1600 | 展开摘要
很多场合,我们需要说服别人。比如,说服客户购买产品,说服风投投钱。

如果你只有一次 PPT 演讲的机会,怎么才有最大的说服力?

今天,我读到一篇文章,作者是美国的一个企业咨询专家,介绍他见过的最有效的 PPT,总结了其中的模式。我觉得太实用了,一定要做一下笔记。

第一步,提出一个当今世界的变化趋势

不要首先谈论你的产品、你的顾客、你的投资者等等,任何你自己的事情都不要首先谈。第一件事是要介绍世界的趋势。

你要以一种显而易见的、不可否认的、正在发生的世界趋势来开场。这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7217.html

+0  保罗·艾伦的故事

Tag: Essays
阮一峰 发于 2018年10月23日 07:57 | 点击: 1379 | 展开摘要
上周,保罗·艾伦逝世。《财新周刊》约我写一篇纪念文章,发表在他们杂志上面。

1、

10月2日,微软公司的共同创始人保罗·艾伦(Paul Allen)发了一条推特,宣布他的癌症复发了。

一些个人新闻:最近,我了解到我在2009年与之抗争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已经复发。我已经开始治疗,我的医生很乐观,认为我会有一个好结果。我很欣慰得到的支持,应对挑战时,我将依靠这些支持。

那时,他显然是乐观的。但是,两周后的10月16日,就传出了他去世的消息,享年65岁。看来两周里,他的病情急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7163.html

+0  北方的空地

Tag: Essays
阮一峰 发于 2017年12月05日 20:29 | 点击: 1796 | 展开摘要
最近有一部电影《77天》,讲述一个探险者在荒原独自旅行的故事。

我以为电影是虚构的,没想到改编自真人真事。2010年,一个名叫杨柳松的青年,徒步穿越羌塘,1400公里的无人区,平均海拔5000米,走了77天。

他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北方的空地》。

我读了,越读越佩服。这完全不是普通的冒险,跟川藏线的骑行是两个概念。不仅仅需要勇气和意志,还需要广博的知识,以及准确的现场判断,一个决定错误可能就会送命了。我惊叹,杨柳松是什么人啊,怎么知道这么多?!

电影《77天》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6523.html

+0  博客文集《前方的路》发布

Tag: Essays
阮一峰 发于 2017年11月23日 08:19 | 点击: 1764 | 展开摘要
年初,我定了一个目标:今年要完成三本书。

第一本书是 《ES6 标准入门(第三版)》(官网,源码),今年9月已经出版。

第二本书是 《未来世界的幸存者》(官网,源码),两周前写完。它是我对于未来的看法。

第三本书是 《前方的路》(官网,源码),昨天完成,总结了我走过的人生道路。

我写博客十多年了,从一个愤青 + 文青的学生,变成如今沉默寡言的中年人。一路上,随手写下的文字,累积有1000多篇。我早想整理出书,一方面为了纪念,另一方面现在的博客网站不易用,老文章很难找,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6510.html

+0  我的 2016 年

Tag: Essays
阮一峰 发于 2016年12月20日 08:59 | 点击: 1891 | 展开摘要
2016年,人生没有大变化,一整年都在工作。

下图是我的 Github 的时间线。

年初,《ES6 标准入门》出版了第二版,反响和销量还不错。然后一直在修改,争取明年推出第三版,ES2017 标准全覆盖。

下半年,我发布了《React 技术栈系列教程》,作为 React 学习心得的总结。

稍后,又发布了《JavaScript 全栈工程师培训教程》,推广全栈工程师的最短路径:React + Node。发布当天,就登上了热门项目排行榜的第一名。

我还发布了《中文技术文档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6010.html

+0  时间管理的七句话

Tag: Essays
阮一峰 发于 2016年05月13日 08:27 | 点击: 1758 | 展开摘要
昨天,我做了一个小分享,关于时间管理。

0.

下面七句话,我希望自己能做到、但都没做到。

1.

"进程切换非常昂贵,避免多任务,保持单进程。"

不要同时做多件事,结果可能都没做好,还拖长了工作时间。

上图是多任务状态和单进程状态的对比,可以看到,多任务状态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2.

"研究表明,集中注意力、高效工作,每天最多4小时。"

一个人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高效工作只能持续四个小时,其余时间就都是低效工作了。

上图左侧是大多数人每天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491.html

+0  理查德·汉明《你和你的研究》

Tag: Essays
阮一峰 发于 2016年04月16日 11:32 | 点击: 1631 | 展开摘要
理查德·汉明(Richard Hamming,1915--1998)是著名美国计算机学家,图灵奖得主,"汉明码"的发明人。

1986年3月7日,他在贝尔通信研究中心给200多名科学家们,做了一次演讲,题目叫做《你和你的研究》(英文版,中文版)。他试图回答下面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的科学家做出了影响深远的重大成果,而大多数其他人的成果都被历史遗忘了?"

这篇演讲非常有名,属于经典文献。不仅对科学工作者有启发意义,每一个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都应该读一下。

下面是我的摘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408.html

+0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Tag: Essays
阮一峰 发于 2016年03月20日 23:19 | 点击: 1663 | 展开摘要
今天,我想介绍一本书《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是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 。他是麻省总医院外科医生、哈佛医学院教授、白宫健康政策顾问。作为一个顶尖医生,他将自己多年的思考写成了这本书。

一、医学的现状

序言中,他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死亡和衰老,当今医学做对了吗?

跟前人相比,我们活得更长、生命质量更好。科学进步已经把衰老和死亡,变成了医学可以干预的项目。人们不再把它们看成一种自然的结局,而是将其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340.html

+0  库切的《青春》

Tag: Essays
阮一峰 发于 2016年02月21日 23:59 | 点击: 1518 | 展开摘要
上周,我整理了过去几年读过的书,做了一份书单。

然后,发现自己好久没写读后感了,上一篇还是两年多前的《做学问的八个境界》。过去几年,这个博客已经偏向纯技术了。虽然今后也会如此,但我觉得,读后感还是应该坚持写下去。

今天就介绍,我最近读完的一本非常好看的小说《青春》。

这本书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库切的"自传体"小说。

它讲述了一个名叫约翰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为了逃避南非的种族对立,独自一人来到伦敦追求理想的故事。小说内容跟库切的个人经历完全吻合,但又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237.html

+0  "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

Tag: Essays
阮一峰 发于 2016年02月17日 20:01 | 点击: 1794 | 展开摘要
(说明:本文原载2016年第六期《财新周刊》)

1.

1月底,"人工智能"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1月24日,学科创始人之一的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教授因为脑溢血去世。

第二件是四天后的1月28日,Google宣布人工智能项目DeepMind战胜了欧洲围棋冠军。

《金融时报》说:

"要是明斯基教授多活几天,就能看到自己60年前的预言变成了现实:机器像人类一样思考。"

2.

围棋可能是人类发明的最复杂棋类游戏,变化无穷无尽,远超国际象棋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221.html

+0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Tag: Essays
阮一峰 发于 2016年01月17日 11:38 | 点击: 1508 | 展开摘要
(说明:本文原载2016年第二期《财新周刊》)

2015年12月28日中午,Debian操作系统的创始人Ian Murdock,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消息。

"我将在今晚自杀,请不要打扰,我要抓紧时间说一些事情,不让它们跟我一起走。"

没过多久,他就删除了这条消息,并且关闭了推特账户。大家猜测纷纷,不知道是真是假。第二天,他的死讯被确认。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Debian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在程序员之中,它非常有名,国际空间站就使用它。这是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类似于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131.html
|<<<12>>>| 一共2页, 14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