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 最热门 | 最高评价

+0  虽然出行公司的共享成分已经很少,但是……

Tag: TMT乱弹 | 媒体供稿
魏武挥 发于 2016年10月11日 17:51 | 点击: 2041 | 展开摘要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公布了本地的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再一次将“共享经济”这四个字推到了公众视野中。很多讨论文章,都涉及到共享经济、分享经济之类的词语。

除广州外,北上深三地的管理条例十分严苛,北京上海各自均要求网约车车牌为本地牌,司机具有本地户籍。深圳对具体车型的规定,将1.6排量以下的车排除在外。随后,滴滴发出了一个颇觉委屈的声明。

网约车起步于所谓的共享经济,不过,实际操作层面上,共享经济只是一种过渡,包括滴滴在内的很多所谓共享经济公司,其实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867.html

+0  微博这个励志故事

Tag: TMT乱弹 | 媒体供稿
魏武挥 发于 2016年08月11日 10:14 | 点击: 2229 | 展开摘要
微博发布2016年二季度财报,业绩相当亮眼,利润同比大涨5倍有余。

在中国互联网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微博算是一个另类。它的独特点在于,很少有像它这样被舆论一致看好然后又一致看衰却又在看衰中崛起的产品。

2011年,微博在舆论看多中走到顶峰,一度有所谓“微博改变中国”的说法。

2012年,微博开始走上下坡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从“每天都要刷微博”到“现在还有什么人在用微博?”

2014年,微博上市,国内舆论依然不是太过看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微信及其公众账号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732.html

+0  创业潮的背后:知识阶层无尽的恐慌

Tag: 媒体供稿 | 社会与文化
魏武挥 发于 2016年07月28日 13:41 | 点击: 2190 | 展开摘要


一篇题为“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公司”,公号“Spenser的二次学习日记”,作者Spenser。

这篇讲述创业公司有多难对人要求有多高的文章,7月22日21点发出,次日午间阅读量已过十万加。

还有一篇文章,题为“节节败退的中产阶级”,公号“野狼大势”,自称由野狼编辑部原创,但这篇文章大部分内容来自于对《经济学人》一篇“China’s Middle Class”的编译,夹杂着野狼编辑部自己的些许观点。

这篇文章于22日下午2点推出,次日午间访问量同样十万加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699.html

+0  中国数字巨头的媒体征战之路

Tag: 传媒与传播 | 后媒体时代 | 媒体供稿
魏武挥 发于 2016年06月21日 21:53 | 点击: 1978 | 展开摘要


中国舆论场,一直相当注意民间互联网巨头对媒体的投资。

这种关注,在阿里收购香港南华早报和投资财新媒体集团(投资方以蚂蚁金服这个实体出面,理论上,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没有任何股权关系,但控制人都是马云)后,达到了一个高峰。舆论再一次将“传媒帝国”的称号封给了阿里巴巴。

但如果仔细研判,对打造媒体帝国感兴趣的,却不仅仅是阿里巴巴。

事实上,另外一个中国数字巨头,腾讯,这个主要收入来自于游戏业的千亿俱乐部成员,同样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中国,市值超过千亿美金的,只有腾讯和阿里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638.html

+0  微软有足够的理由收购领英,那么领英呢?

Tag: TMT乱弹 | 媒体供稿
魏武挥 发于 2016年06月16日 21:01 | 点击: 1842 | 展开摘要


微软花了265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络LinkedIn(领英),说震惊了整个科技圈,一点也不过分。

前领英美国商业分析部高级总监张梦溪分析了为什么领英可以达到溢价50%的价格,按照他的看法,领英两个亮点:

其一,增长极快。领英在过去 6 年间从一个 7000 万左右年营收的企业,一下子增长至 30 亿美元营业额的企业,五年业务增长超过 40 倍。这种增长速度在企业服务领域里面是惊人的。

其二,获客成本(CAC)和用户生命周期价值(LTV)的比值,只有竞争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631.html

+0  知识变现的可能性 与 知识经济

Tag: TMT乱弹 | 传媒与传播 | 后媒体时代 | 媒体供稿
魏武挥 发于 2016年06月12日 21:04 | 点击: 2068 | 展开摘要


两位朋友来找我聊天。

谈到一个话题:在类似在行、分答这种服务上,他们认为,也只有我这样的“网红”才能赚到点钱。

但事实上并不是。我告诉他们了一个并不如此的例子。

一个在读的心理学博士生,她无论在在行上还是在分答上,都比我赚得多。在行上作为百单行家,她的战绩是八万多元,而我大概五万块左右,其中还有近万元是因为我参加了在行上的一个活动,与在行对我进行包装推介有着密切的关系。分答上她的战绩是一万多,而我只有区区几百块。

我是在行上第一批上海行家,分答也是非常早的答主,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632.html

+0  主编们创业:媒体的迭代

Tag: 传媒与传播 | 后媒体时代 | 媒体供稿
魏武挥 发于 2016年06月11日 21:07 | 点击: 2023 | 展开摘要


虽然媒体人离职并不是时下的什么“新”闻,但一批媒体的主编离职创业,还是引起了整个圈子的注意。

一篇题为“由一大波主编带队,正掀起传统媒体创业浪潮”的文章在圈子里流传。这篇文章罗列了20个传统媒体主编,但没过两天,又传出网易副总编辑张伟将离职创业的消息——嗯,是的,连门户自己都承认自己已经是传统媒体,以至于网易在内部专门设立了新媒体业务部门。

与以前媒体主编们离职做与内容关系不大的创业所不同的是,这一波媒体主编们,依然在做他们的内容。

这一次,他们在为自己做内容,而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633.html

+0  分答的核心,是流量分配

Tag: TMT乱弹 | 媒体供稿
魏武挥 发于 2016年06月06日 21:10 | 点击: 1764 | 展开摘要


分答火了。

10年上线的果壳网,后来尝试过很多分支产品——按照创始人姬十三的说法,多达几十个——但恐怕,分答是果壳旗下最火的一个产品。

这个产品应该归类于AMA(ask me anything),一个reddit的分支。用户注册分答成为回答者,并设置回答的费用。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在支付这笔费用后,向其提问。提问时用文本书写,回答是时则由答主语音回答,回答不能超过1分钟。

这被称为“知识收费”。

不过,我想,如果不是果壳这种主打知识的泛科技网站推出,你也可以不把它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634.html

+0  腾讯的问题不是广告,而是……

Tag: TMT乱弹 | 媒体供稿
魏武挥 发于 2016年05月25日 21:25 | 点击: 1866 | 展开摘要


前两天,我在一个媒体上看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是“说好的朋友圈广告呢? 腾讯网络广告业务严重下滑”。它的证据是:腾讯一季度财报里的广告收入,比起2015年四季度,下降严重。

这种环比式的做法,其实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广告业每年有所谓旺季淡季之分,虽然对旺季的看法,各家公司不一定统一(有认为是三季度的,有认为是四季度的),但对于一季度,应该是所有从业者异口同声的:淡季。

腾讯的广告业务,到底做得怎么样,还是要翻翻财报来一窥究竟。

结论先放在这里:腾讯广告,还是很牛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636.html

+0  自媒体向左 机构媒体向右 兼谈媒体的机构化

Tag: 传媒与传播 | 后媒体时代 | 媒体供稿
魏武挥 发于 2016年05月17日 21:45 | 点击: 2008 | 展开摘要


知名自媒体人三表(他自己定位自己为艺人),最近在公号三表龙门阵上写了篇文章,题为“群P是自媒体的唯一出路吗?”。

他写这篇文章,极有可能的起因是他看到“军武次位面”的创始人曾航在朋友圈的一段话:

许多大号可以凭借快餐化的内容冲到很高的位置,但是如何能让用户持续喜欢,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个人风格很浓厚而不是团队化运作的自媒体生命周期尤其短,写作就是往外掏东西,总有掏空的一天。做内容跟开餐馆很类似,一个口味很重的餐馆,比如以辣味为特色的,刚开始吃觉得很好吃,吃几次就厌掉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637.html

+0  为什么工具类产品也要大举进入内容市场

Tag: TMT乱弹 | 媒体供稿
魏武挥 发于 2016年05月12日 03:46 | 点击: 1918 | 展开摘要


各路互联网公司抢内容已经抢到这样的份上了:平台太多了,自媒体人不够用了。

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我称为“内容系”,比如今日头条就是。当然,还包括腾讯、新浪、搜狐、一点、zaker等这类新闻客户端。因为这些APP,没了内容就啥也不是。

一类我称为“工具系”,代表者有淘宝头条、猎豹、wifi万能钥匙、UC。这些APP,本来有其它的功能,内容属于附加物。

UC于周二在北京开发布会,号称也要投入到内容市场。至于另外三家,早早就开始运作这个事。

淘宝头条是开过发布会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499.html

+0  娱乐内容市场恐无长尾 读《爆款:如何打造超级IP》

Tag: TMT乱弹 | 媒体供稿 | 读书
魏武挥 发于 2016年05月11日 04:12 | 点击: 1949 | 展开摘要
我很想说,互联网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竞技环境,而长尾区更是绝对的理想之地——这里有无数的细分领域、无数的产品类型、无数的全新选择。但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谷歌的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说道,

虽然长尾现象很有意思,但一直以来,绝大部分的营业收入还是出自头部…事实上,互联网可能会带来更大规模的爆款,以及更集中的品牌,当你把所有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依旧喜欢有一位巨星。

安妮塔埃尔伯斯把这段话放在了她的《爆款》一书的第五章,“数字技术与赢者通吃”。

安妮塔是哈佛商学院史上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500.html
|<<<1234567>>>| 一共55页, 658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