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 最热门 | 最高评价

+0  易使用和易学习

Tag: 体验,设计 | 产品设计
kent.zhu 发于 2018年01月06日 23:36 | 点击: 2207 | 展开摘要
固定路径是个挺矛盾的词儿。

如果我们说一个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有固定思维依赖固定路径,大约不是一个好的评价。

但是在产品设计里,固定路径又是个很重要的原则。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个故事,一个设计师设计了一个公园,但是忘记设计小路了,开放了公园之后,游人进来,哐哐哐踩出一条路,于是,设计师就在这条小路的基础上做了些修饰,结果出奇的好。

比如我们常说工程师的桌子很乱,某个人的位置很乱,堆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你发现桌子的主人要找到一个东西却很快。

因为,这里有一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6598.html

+0  对SaaS业务的几点感受

Tag: 互联,乱想 | SaaS | 产品设计
kent.zhu 发于 2018年01月06日 21:59 | 点击: 1986 | 展开摘要
去年一整年都没有写什么东西,在年末的时候随手写了一篇流水账的总结。收到不少真爱粉的反馈和留言,有不少人说因为看了我写的内容,所以开始从事互联网产品设计,也有人说因为看了我的内容,所以做了相关的研究,最后获得了博士学位。

我当然知道,他们拿到这些结果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努力,我只是一个很小的推动力,那是人家客套,所以特意反馈来感谢我。不过,看完这些反馈我还是有些小激动的,感受到了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价值。所以我决定,这一年,重新开始写点东西。

不过,我并不能保证我能坚持多久,随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6595.html

+0  

Tag: 互联网观 | 产品设计
elya妞 发于 2017年01月05日 01:57 | 点击: 2702 | 展开摘要
文/elya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2017年悄然而至,不知道你的总结写好了吗?计划订好了吗?骚动的跳槽季,是否有行动计划了?年底的奖金能拿到多少?明年可有晋升机会?好多好多的问题,好多好多的焦虑,很多宝宝陷入了自我认知型焦虑,感觉自己现有的工作做不好,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了。最近在知乎live上进行了一场关于求职与跳槽的分享,一共12个法则,希望能帮助到你进行该不该入行、怎样晋升、该不该跳槽的思考。

我对行业一无所知,怎么入行?
我虽然开始做相关工作了,但是非常迷茫,不知道怎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6048.html

+0  不要轻易的重造轮子

Tag: 体验,设计 | 产品设计
kent.zhu 发于 2016年12月19日 19:36 | 点击: 2779 | 展开摘要
产品这个角色,颇有些手艺人的意味。但是,从业者常常觉得自己是那个可以创造世界的人,往往喜欢开启上帝视角。

这就会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个产品似乎都喜欢搞点标新立异的事情,至少,看上去要跟现在的东西不一样的事情出来,好像这样才符合作为创造者这么一个形象定位的角色。

这常常让我想起来一句话,不要重造轮子。

维基百科上说,因为轮子自从被发明后,在使用上没有太大的缺陷,足以应付多数需求,原则上后人只需要直接应用即可,重新再发明一次轮子不但没有意义、浪费时间、还会分散研究者的资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6009.html

+0  产品手记|从用户价值到价值曲线

Tag: 体验,设计 | 产品手记 | 产品经理 | 产品设计
kent.zhu 发于 2016年10月28日 19:35 | 点击: 2145 | 展开摘要
从使用场景出发,寻找用户需求,通过满足用户需求发现用户价值,使用系统性思维对用户价值进行梳理重组,这基本上完成了一个产品的循环。

但实际上,我们经常会面临到一个更高阶的问题是,用户有很多需求,满足这些需求都可以带来用户价值,这个时候该怎么做呢?

针对一个产品自身而言,可以采用核心用户、核心场景的方式来做提炼。简单说就是,做出用户的画像,对用户进行分类,然后把每类用户的需求进行描述提炼,最后找出其中的核心部分。

这张图是我们在很多关于产品或者用研的分享里会看到,是一个卓有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895.html

+0  产品手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考

Tag: 体验,设计 | 产品手记 | 产品经理 | 产品设计
kent.zhu 发于 2016年10月25日 18:37 | 点击: 1979 | 展开摘要
这一篇,我们稍微分个小岔,讲一下当我们具备了初步的场景意识之后,我们如何把场景连接起来,进而找到场景中的相互关联,帮助我们理清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考,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是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当然,很抱歉,这还是方法论,不是什么你拿起来就可以直接去执行项目的东西。

在我们与生俱来的学习环境中,我们接触到思维模式,绝大多数都是线性的。典型的就是,我们看到了这个原因,所以我们得出了那个结果。

为什么他成绩不好呢?因为他不好好学习。为什么他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889.html

+0  产品手记|从使用场景到用户价值

Tag: 体验,设计 | 产品手记 | 产品经理 | 产品设计
kent.zhu 发于 2016年10月19日 07:37 | 点击: 2069 | 展开摘要
上一篇,理清了一些概念,在这里,将分为这么几个部分来阐述。

我们常说的使用场景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利用使用场景

如何进行场景的提炼与排序

如何培养自己的场景感

基于场景的设计模型

我们常说的使用场景是什么

场景是一个编导专业入门级的词汇,指的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发生的行动,或者因某种关系构成的一个画面。电影需要很多场景,并且每个场景的对象可能都是不同的。

上面这张图来自我最喜欢的香港导演杜琪峰的电影。这个场景里面,3个贼王很偶然的在一个空间中汇合,各怀心事,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881.html

+0  产品手记|一些基础概念

Tag: 体验,设计 | 产品手记 | 产品经理 | 产品设计 | 基础概念
kent.zhu 发于 2016年10月13日 07:15 | 点击: 2067 | 展开摘要
做产品这事儿,本质上就是解决问题。

不过,这个说法还是太粗糙,所以说了等于没说。因为,如何去发现问题,哪些问题是要解决的问题,多个问题之间的取舍,谁先解决谁后解决等等才是最难最重点的事情。

有很多优秀的产品人,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切入角度,都说过该怎么去做产品。既然是解决问题,其实并不存在统一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方法,我们管这个叫做产品方法论。

你不必去羡慕别人的方法论,你应该建立你自己的方法论,这是我一直的观点。

因为某个机遇,我整理一些我的方法论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873.html

+0  「空」谈两把刀

Tag: 互联,乱想 | 体验,设计 | 产品设计 | 无印良品
kent.zhu 发于 2016年07月31日 21:37 | 点击: 2061 | 展开摘要
这两把刀,对于学习设计的人,不管是工业设计还是互联网设计,应该都很熟悉。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无印良品的忠实消费者,你关注无印良品这个品牌和他的设计理念,你应该也很熟悉。

今天从这两把刀开始谈,主要分享我自己思考的几个方面:设计的确定与适用性;设计背后的驱动力;关于空的哲学。

设计的确定性与适用性

再回来看这两把刀,上面那把刀,是典型的德国设计风格,下面那把刀,是典型的日本设计风格。

首先从风格上看,两把刀的设计都是符合一定的「简约」风格的,没有繁杂的装饰与设计。

从设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704.html

+0  显性的和隐性的

Tag: 互联,乱想 | 产品经理 | 产品设计
kent.zhu 发于 2016年03月06日 15:03 | 点击: 2032 | 展开摘要
知乎上有个问题,问互联网公司的产品/技术VP真的比底层PM/工程师能力更好,要更忙吗?还是只是因为他们加入的早呢?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背后的逻辑是,妈的,我画流程和原型是那么的利索,我写代码都能一秒千思了,你除了每天开会就是瞎指挥,还不就是因为你加入的早。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联想到几件事,我先说说这几件事。

我有一个同事做了大半年的运营工作,想转来做产品经理,征询我的意见。我就问他,你为什么要选择转做产品经理呢?他说,一方面是因为我很喜欢做产品经理,一方面我熟悉怎么使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304.html

+0  产品经理的贪嗔痴

Tag: 体验,设计 | 产品经理 | 产品设计
kent.zhu 发于 2016年02月02日 12:11 | 点击: 2193 | 展开摘要
鲁克兄写了一本关于产品经理的书,叫做《产品的视角》,送了我一本来读。

我向来是非常的佩服能写书的人的,因为我虽然长期的写博客,但是,一直都写不好。发一条朋友圈,完全不用过脑子;发一条微博,需要思考一下;写一篇博客,需要构思一下;写一本书,则需要深思熟虑,所耗费的精力与需要的功力不在一个等级。

写一本书很难,写一本产品经理的书则是难上加难。产品经理这个职业一直在不断的进化发展,他的外延也在延伸,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定义与描述的职业。同时,作为一个没有门槛的职业,有着非常高的隐形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165.html

+0  换个角度看共享经济

Tag: 互联,乱想 | O2O | 产品设计 | 共享经济
kent.zhu 发于 2016年01月19日 00:05 | 点击: 2230 | 展开摘要
每个产品都有它的内在与外延。

流程与运营模式可以算是内在,支撑产品的经济与社会及技术因素算是外延。所以,当我们谈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最好先看一看它的外延。

作为一个共享经济的从业者,我其实是一边做一边思考与一边修正自己的看法的。因为共享经济这个形态也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在看共享经济之前,我想我们可以先来聊点虚的,看点更宽阔的事情,互联网这个产业的发展历程。

在我们说互联网之前,我们可以先说一下计算机。我们其实是先谈计算机,然后再有互联网的。

第一个阶段,计算机其实

查看全文: http://www.udpwork.com/item/15139.html
|<<<1234567>>>| 一共11页, 130条记录